就在最近,一则来自蒙古国的勘探报告引爆国际舆论——欧玉陶勒盖平原发现储量达2.75亿吨的稀土矿床,这一数字不仅让蒙古跃居全球稀土储量第二大国,更直接打破中国长期主导的稀土供应格局。
蒙古国迅速派人赶往美国“报喜”,听闻此消息的美国也是迅速采取行动,以“战略合作”名义与蒙古签署价值45亿美元的开发协议,并承诺通过特斯拉电动车项目协助矿产开发。但是问题来了,根据蒙古国的地理位置,真的能把这么多的稀土成功运往美国吗?
在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后,中国就迅速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加强对美国的稀土出口限制,中国商务部在前段时间精准出台管制措施,对钐、钆、铽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限制,16家美国企业被列入实体清单,另外11家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这场围绕稀土的攻防战,本质上是对未来三十年科技主导权的争夺。
在中国几乎垄断了全球稀土金属的加工环节的背景下,特朗普更加感到焦虑不已。要知道,稀土作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直接关系到半导体、新能源、军工等关键领域。美国F-35战机每架需消耗12公斤重稀土,而五角大楼库存仅能维持五年产能;特斯拉柏林工厂曾因钕铁硼磁材断供导致产能腰斩。一旦中国完全禁止向美国出口任何稀土金属,美国国内的重工业几乎会陷入瘫痪,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危机。
根据《新闻周刊》的报道,由于中国限制对美国的稀土出口,美国的六代战斗机计划也遭到了重挫,经过十多年的研发展,计划如今面临停滞,难以取得进展。除此之外,中国在稀土上的反制措施可能会威胁到美国一些心脑血管患者的生命安全,因为稀土在很多医疗技术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特别是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应用。只能说美国将面临自食其果的局面,特朗普最初希望通过关税来压制中国,但结果却反噬到了自己。
为了解决稀土供应危机,美国一直在寻找能够替代中国稀土的其他国家,这次蒙古国欧玉陶勒盖平原发现的大量稀土就是很好的替代国家,更何况蒙古国向来是“墙头草两边倒”政策,应该不会拒绝这次合作。事实却是如此,但是特朗普在这个过程中却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蒙古国的复杂地理位置,蒙古处于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由于其内陆国的身份,货物要出口必然需要通过中国的港口才可实现,倘若中国“点头”,这一切都将变得困难重重。
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飞抵华盛顿时,或许未曾意识到地图上的国境线已成为无法突破的牢笼。这个被中俄完全包围的内陆国,北接西伯利亚冻土带,南邻中国内蒙古戈壁,既无出海口,更缺乏独立运输体系。美国《新闻周刊》设想的“蒙古-印度运输线”需翻越喜马拉雅山脉,而印度港口落后的装卸能力使其沦为纸上谈兵;即便改用航空运输,波音747每趟4万美元的运费成本,令稀土未出矿场就背负352元每公斤的“天价物流税”。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基础设施的“轨距陷阱”:蒙古铁路采用与中俄相同的1520毫米宽轨,与欧美标准轨距相差89毫米。即便突破政治阻碍将矿石运至边境,最后仍需在中国境内换装车厢。另外中蒙边境的甘其毛都口岸虽然每天有3000辆运煤车川流不息,但海关人员对稀土运输车亮起红灯。
退一万步讲,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虽可接驳,却要背负每吨缴纳600美元运费及20%“特别过境税”。可以说,因为蒙古国的地理位置的原因,如果没有中俄两国“开绿灯”,欧玉陶勒盖平原上的稀土如同困在玻璃罩里的珍宝,特朗普和蒙古方谈的再好也无计可施。
总而言之,即使蒙古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只要中国不同意,美国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无法实现从蒙古国的稀土运输。那么中方会这两国“开绿灯”吗?很显然是不可能的,一个是两边都站队的“墙头草”,一个是挑起关税大战的主导者,这个时候“开绿灯”无异于给美方送上“武器”来打自己,中方才没那么傻。
Copyright © 2014-2064,www.aixincb.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www.爱心传播.com 京ICP备14059545号-1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