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传递

周恩来和邓颖超:爱情最好的模样

分类:爱心传递  发布时间:2020-01-12 09:24:59


    2020年1月8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4周年的日子。这个英俊潇洒、位高权重的男人,一辈子忠于自己的婚姻,和结发妻子邓颖超不弃不离,共度一生。数十年后,他们的爱情故事,仍然感动着你我……

她相貌平平,他一生深情

时隔26年,他们依然是我们最向往的爱情



你可能难以想象,如此的情话,

竟是出自温文尔雅的周总理之手,

周恩来写道:“望你珍摄,吻你万千”

邓颖超回道:“情长纸短,还吻你万千”


44年前,写信人离开了我们,

1992年,收信人也离我们而去了,

他们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了一生,

时隔28年,我们仍深深追忆。


那个年代的爱情,没有鲜花,没有钻戒,没有誓言,

但说好了就是一辈子,一不小心就白了头。



情 书
要做革命伴侣


“他长得真漂亮。”这是邓颖超初见周恩来时,心底的话。

彼时正值“五四”运动浪潮,周恩来留日归来,在天津学生界颇有名气。

鸭舌帽、西服、白皮鞋,器宇轩昂,是“民国四美男”之一。

邓颖超那时,在北洋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是“女界爱国同志会”的讲演队长。

第一次见面,正是在师范学校的礼堂,邓颖超站在台上,谈青年的命运,谈家国,谈理想,经天纬地,慷慨激昂。

多年后,邓颖超回忆初次见面:“彼此都有印象,是很淡淡的。他生得那样漂亮,我又不大好看,没往那方面想。

她不知道,她的才华、英姿飒爽,和满腔热情,也已在台下的周恩来心里,投下一圈涟漪。

后来,因为话剧,他们又见过几次。

因为邓颖超在女子学校,没有男生,她就穿长袍马褂,戴礼帽,扮演男新闻记者,自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风度。

周恩来指导她们演话剧,面对年长6岁有余的他,邓颖超一直相信,他只将自己视作小妹。

那年,她15岁。

一年后,周恩来前往巴黎,赴法勤工俭学,邓颖超则去师大附小做了教员。

两人鸿雁往来,聊革命,聊战争,聊自由,通过250多封信。每一封信,都是一场思想的碰撞,灵魂的共鸣。



邓颖超说:“我知他那时有一个女朋友,长得比我漂亮。所以我根本没往那方面想。”

直到1923年,邓颖超突然收到周恩来从法国寄来的一张明信片,印有革命家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的画像。

背面,是周恩来刚俊挺健的笔迹“希望我们将来,也像他们两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

直到那刻,邓颖超才读懂周恩来的深情。

女子从容淡然,不自作多情,被人爱慕而不自知,想来必是一种入骨的优雅。

后来,侄女问及这段往事,周恩来坦言:“那个美丽的朋友对革命也很同情,但是,我觉得作为革命的终身伴侣,她不合适。

邓颖超喜欢被列宁誉为“革命之鹰”的罗莎,喜欢她的名言:“要有耐心和勇气,要活下去,我们还要经历惊天动地的事呢……”

在周恩来眼里,和他一起坚持革命的“小超”,拥有更加广阔的精神世界,心系家国,天下己任,像男性般英勇,是终身伴侣的最佳人选。

容颜会凋零,财富会消散,而内在的精神家园却是无限的,抵得过山河变迁,沧海桑田。

最好的爱情,就是找一个与自己灵魂相惜的人,一个望得穿自己内心世界的人,便不会担心,在汹涌人潮中,彼此走散。



恩  爱
特别喜爱她的大眼睛


1925年,他们在广东结婚。结婚时,周恩来正好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得知此事后,大家纷纷嚷着要他们请客,她和周恩来就请了两桌,张治中、何应钦、邓演达、陈赓、李富春与蔡畅等都来贺喜。张治中要邓颖超介绍恋爱经过,“因为我个子矮,他们还让我站在板凳上,当时恩来特别担心,怕我应付不了。其实,我什么也不怕,站在板凳上把我和恩来相识、相爱的经过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还把恩来写在明信片上的一首诗背了出来。”



在世俗的眼光里,邓颖超的外貌似乎与有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周恩来有些差距,“邓大姐经常说,‘我们也没有计较谁的长相,恩来长得比我漂亮,我长得并不漂亮。’”据曾经为总理工作服务了21年的赵炜的回忆,邓颖超后来也告诉她,周恩来追求她的举动“连我自己都有些纳闷”,他们结婚后一直没时间谈到过当年相识的事情,直到解放后十几年了,有一次闲聊,周恩来突然说:“还记得当年在天津开大会吗?你第一个登台发言,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邓颖超后来说,她“理解恩来”,“他所需要的是能一辈子从事革命工作,能经受得住革命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的伴侣”。从这一点上讲,为革命而挑选伴侣的周恩来被证明是有眼光的。

1950年8月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25周年纪念照


遗憾
颖超曾经怀过两胎



如果说,周恩来和邓颖超这对深情伉俪的婚姻中,存有任何缺憾和曲折,大约便是孩子。

某次闲聊时,邓颖超曾向生活秘书赵炜,谈及这个话题。

一生没有子嗣,是周邓夫妇一生的遗憾与沉重。

婚后,邓颖超第一次怀孕时,一心扑在事业上,只想为革命贡献青春。

那一代人,都怀着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情怀,可以为理想放弃一切,更不必说是邓颖超这样的革命女性。

于是,她买了些中药,喝下去,想把孩子偷偷打掉。

结果一个人痛得在床上打滚。

周恩来得知后,因妻子不爱惜身体,发了很大的火。

“你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是我们两个人的后代,你应该跟我商量,这是我们两个的大事,为什么不跟我商量?

邓颖超告诉赵炜:“我第一次看到恩来发那么大的火。现在想来,我那时的确太轻率、太幼稚了。

1951年5月周恩来与邓颖超在大连海滨


没多久,邓颖超再次怀孕。

周恩来在上海工作,不能陪产,邓颖超的母亲来广州,陪她分娩。

然而,胎儿过大,邓颖超难产,坚持了三天三夜,仍生不下来。

三天是女性生产的忍耐极限,超过三天还生不下来,对人的体力和意志都是极大的折磨。

在她濒临崩溃的边缘,医生动用产钳把孩子夹了出来。

可是,因为医疗技术尚不发达,婴儿头颅受了伤,出生便夭折。

恰逢当时的政治环境突然发生逆转,国民党开始对共产党进行搜捕。

邓颖超在母亲的陪同下,被迫离开广州。

由于难产后,得不到休息,身体损伤很大。

此后,她再也没有怀上过孩子。

但他们收养、照顾了很多中共革命烈士的子女。

有人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更何况,对中国人而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见过太多因为无子而破裂的婚姻,可周恩来却从未因妻子没能为自己生一个孩子,而嫌恶她、离开她,反而经常劝慰求子心切的邓颖超:“我们两个已经足够幸福。

他深知妻子因不能生育,而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痛苦。

他懂她的好,也懂她的难,却只想用爱与温柔,融化她心里过不去的坚冰。

最好的爱情,不只是万事遂意时的有福同享,更是在艰难时辰里的有难同当。


有人信,有人陪,有人懂,有人等。

正因两人相互扶持,走过最艰难的日月,感情才得以沉淀升华,像陈酿,愈久愈香。

共历患难,坐拥黄昏。



邓颖超与周恩来总理的遗体作最后的诀别


诀别
轻轻吻了他的额头


1975年11月,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手术的周恩来点名让赵炜陪邓颖超到医院。跟邓颖超进了病房,周恩来从被子里伸出手,“赵炜,咱俩握握手吧!”赵炜赶紧说自己手凉,不用握了,但周恩来却很坚持地说,“要握”。赵炜伸过手去,周恩来轻轻地说了一句,“你要照顾好大姐。


“(1976年)1月8日早上一上班,我打电话告诉医院值班人员,说8点半邓大姐吃早饭,上午先不去了,下午再去,然后问情况如何,对方告之还可以。但半个小时后,值班打电话来,语气一连串的急促,‘赵炜,快来快来!不好了,不好了!’”


赵炜一下子明白,最后的时刻已经到了。这时邓颖超正在刷牙,问赵炜怎么了。赵炜努力平静地说打电话,要马上到医院去。邓颖超匆匆前往,下汽车快步向病房走去。赵炜紧紧扶着她,怕她摔倒。两人一推开病房的门,登时傻了眼,医护人员、工作人员都站在旁边哭。来迟了!没来得及跟丈夫作最后告别的邓颖超一下子倒在周恩来身上,边哭边喊,“恩来!恩来!


医生仍在抢救。9点57分,监视器上画出一条直线,总理走了。病房里原本隐忍的哭声顿时成了一片号啕,邓颖超哆嗦着双手摸着周恩来的面颊,轻轻地吻了一下他的额头,无限哀伤地哭着:“恩来,你走了……”


周恩来曾留下遗愿,希望死后将自己火化,然后将骨灰撒向蓝天,撒向他热爱并为之操劳一生的祖国大地,很多人无法接受。

邓颖超站了出来,坚持完成他的遗愿,亲手奉上周恩来的骨灰盒,拜托飞行员将骨灰撒出去,而自己只留个空骨灰盒做念想。

之后,邓颖超便再也没有变动过住所,一直留在之前他两居住的寓所里,守着周恩来最爱的海棠花,守着他两的家,守着他们的爱情。

这一生牵了你的手,没有丝毫的后悔,既然生前相伴,死后也要相互依偎。

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去世。

根据她生前的嘱托,用1976年装盛周恩来骨灰的那个骨灰盒,盛装着她的骨灰,运到海河,将其撒在16年前抛撒周恩来骨灰的同一个地方,她用自己的一生,与周恩来演绎了什么是矢志不渝,生死相随。

(来源:华人卫视

回到首页 | 返回顶部| 会员注册

Copyright © 2014-2064,www.aixincb.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www.爱心传播.com 京ICP备14059545号-1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