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凤仪||《论语》对养正青少年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分类:爱心传递  发布时间:2019-07-25 09:32:07

 钱凤仪 东方国学社


欢迎关注“东方书城”,了解钱凤仪老师国学系列新作!

每一个人 ,每个家庭,每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需要一个物质家园和一个精神家园。而其拥有的物质家园,只能依靠其精神家园的守卫、呵护和耕耘,才能成为一个充满幸福、快乐与生机的家园。而所谓的精神家园,就是一系列的思想准则。这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犹太人精神上将《圣经》看作是携带在身边的祖国。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思想准则,关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变迁。对汉朝以来的中华民族而言,儒家的第一部经典《论语》,它就如同犹太民族的《圣经》。因此,由《论语》衍生而来的儒家的思想和道德准则,就担当起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任。

《论语》

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一部《论语》,充满了众多高超与高尚的思想准则。《论语》开篇,讲到了教育的准则,讲到了与朋友相处的准则,也讲到了如何以君子之道包容他人的思想准则。紧接着,《论语》倡导孝道,指出后人只有在前人的基础上,以子继父志或子继父业的方式 ,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才能不断地积累、变革与创新,才能持续不断发展与进步。成功的个人事业,团体事业,民族事业或国家事业,同样如牛顿所说:“如果我比别人看的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论语》也为我们提供了其他诸多思想准则。比如,要追求仁义之道,要讲求礼仪,要坚守诚信,要有知识并勇于担当 , 如此等等。纵观整部《论语》,什么是其中的最高思想准则呢?在本文作者看来,就是关于如何养正的思想准则。


1

如何养正名利观


《论语》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虽然俗话说,千里来做官,为的吃喝穿。但真正的好官,无论文官武将,首先学好如何遵守道义,然后按道义行事,而不是将吃穿等利益放在第一位,才是正经的官员,才是由道义养正出来的君子之官。万里来做事,只有首先按道义来做事,才是一个被养正出来的正人君子。


《论语》16·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史记·孔子世家》:“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 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行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伯夷、叔齐:殷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二人互相让位,都逃到周文王那里。周武王起兵伐纣,他们认为这是以臣弑君,是不忠不孝的行为,曾加以拦阻。周灭商统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逃进深山中以野草充饥,饿死在首阳山中。


2

如何养正担当观


《论语》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弘扬道义,是君子养正的准则。孔子说“朝闻其道夕死可矣!”意思是:早上学知道义,晚上因为弘扬道义而死,也是死得“重于泰山”!所以,国父孙中山以勇敢的弘道精神,“布衣亦可傲王侯”。在名利面前,不能弘扬道义,虽然是帝王将相,也如拙劣小人。


中国的原子弹事业的开创者钱三强先生,为了中国人民的道义,放弃国外的舒适生活和未来的名利,就是养正了担当观。中国的导弹专家钱学森先生,为了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 ,突破千难万难,回到祖国投身中国的导弹事业,也是因为养正了担当观。


3

养正心志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论语》9·26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世界上的许多民族,都经历过国破家亡的血泪史。但只要这个民族是通过其文化而被“养正”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复国,还会复兴,还会走出困境,还会走向光明。


理论上,军队的将帅陷入死地,进入困境,会有“将失一策,兵败身死”的结果。但只要这个国家的人民,是经过其文化而养正的国民,他们还会有机会产生优秀的将领、率领强大的军队最终获得军事上的胜利。


根据《史记》记载,秦国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对内采取严刑酷法,对外远交近攻,可谓不择手段,毫无道理、毫无道德可言。秦国与楚国的最后一场战争是由秦始皇发动的。秦始皇先派遣李信、蒙恬与项燕开战。但李信和蒙恬很快被项燕打败。后来,秦始皇派遣王翦,倾其国力,动用60万军队,才打败了项燕。而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在秦国诛灭六国不久,项燕的后代,作为匹夫的项羽,在攻击秦国主力的会战中,据《史记》记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瓦,烧庐舍,持三日粮已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


如果楚国国民不养正,则楚国人民不会有灭掉秦国的决心,不会有屈原那样的爱国之人,而只会有像秦桧、范文程那样去做汉奸。士大夫没有养正,才只会卖国,去勾结外国,颠覆自己的国家,消灭自己国家的文化 ,民国时期的汪精卫、周佛海等人,就是如此。


《论语》记载,孔子“割不正,不食。”司马迁以孝道为正,虽然遭受宫刑 ,也以顽强的意志,实现了他父亲的宏愿,完成了中华民族不朽的经典《史记》。


中华民族 ,在宋朝时期,被野蛮的蒙古人所灭国。但文天祥誓死不投降。在元朝的残酷统治了100多年之后,养正的中华民族士大夫阶层,痛恨地提出“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人方罢手”豪言,终于推翻了元朝的野蛮统治。可是,到了明朝末年,我们这个民族又遭到汉奸卖国贼的颠覆,吴三桂引诱满人入关,满人通过血腥的屠杀,建立所谓的大清国。可是满清统治者,为了自身狭隘的民族利益,为了防范汉族人,推行长期的闭关锁国国策,其结果是导致国家的政治制度、教育制度、科学技术等等思想和文化的各个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方。清朝末年,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戊戌变法时期的谭嗣同和辛亥革命时期的林觉民誓之必死,明知必死,也要改变或推翻满清的统治。他们这一中华民族伟大的养正情怀,用行动验证了孔子所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个民族的复兴,首先是其文化复兴。有了文化支撑,才能树立“文化自信”,只有那些由文化养正出来的众多民族精英和民族团体才能坚持坚守并发扬光大其“文化自信”。


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际,希望中华儿女不忘中华民族的苦难与光辉历史,学习好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将《论语》等国学经典作为我们的精神家园,用于养正我们的浩然之气,用于养正我们的担当之气,用于养正我们的智慧之气,用于养正我们的坚韧之气。

                                                                                    

回到首页 | 返回顶部| 会员注册

Copyright © 2014-2064,www.aixincb.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www.爱心传播.com 京ICP备14059545号-1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