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2——里仁(3)中考复习(2017年)

分类:爱心传递  发布时间:2017-03-21 11:46:16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注释】
(1)
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
义:适宜、妥当。                (4)比:亲近、相近、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4.11 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

【注释】
(1)
怀:思念。         (2)土:乡土。    (3)刑:法制惩罚。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评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4.12 子曰:(1)于利而行,多怨(2)

【注释】
(1)
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2)怨:别人的怨恨。


【译文】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评析】 本章也谈义与利的问题。他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这里仍谈先义后利的观点。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1)?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

【注释】
(1)
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
(2)
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评析】 孔子把的原则推而广之,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这在古代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孔子时代的诸侯国,均属中国境内的兄弟国家。然而,在近代以来,曾国藩等人仍主张对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采取礼让为国的原则,那就难免被指责为卖国主义了。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评析】 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质。这种思路是可取的。





回到首页 | 返回顶部| 会员注册

Copyright © 2014-2064,www.aixincb.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www.爱心传播.com 京ICP备14059545号-1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