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故事

为了营销一杯酸奶,我写了9840个字

分类:成长故事  发布时间:2018-09-24 08:49:54
惊鹿 酸奶自造 9月8日

夢追人KOKIA - 梦追人(至学馆高等学校校歌)

我是酸奶自造创始人惊鹿,23岁,985本硕,研究生在读,18岁以来创业三次,失败了俩。


 


 第 一 次 创 业 :一 个 挺 不 过 的 冬 天 


我是正港厦门人,初高中6年在厦外,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我第一次创业(及失败)是在2013年,正式在北京上大学的第一年。我觉得学校里的水果又贵又不新鲜,就想在校园里通过线上卖水果。那时候还没有外卖APP,大家买水果必须在水果店买,我觉得线上水果店不仅品类聚焦,整个用户和场景都很聚焦,是个好想法。

大一时因为我英语和计算机都免修了,闲得发慌。根本不想学习,整天就想做点有意思的事。有了想法以后,我找了在北京读书的几个高中同学,大家一拍即合,开始找人开发线上平台。中国人民大学那时候刚好有创业基金的补助,我们就决定在人大开始做。人大的线上水果店很快就做起来了,生意很好,尝到甜头的我们也开始把爪子伸到了其他学校,又在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了业务,团队最多的时候有20人,最好的一天有8千多块,一年累计销售额140万

我们喜不自胜,没想到小试牛刀可以这么成功。那为什么说失败了?因为我们低估了当时的形势,高估了自己的实力。2014年底,情况急转直下。原本我们以为只是冬天到了而已,没想到却是个再也挺不过去的“寒冬”:补贴大战把我们打趴下了。在外卖平台兴起的大背景下,有一家叫“许鲜”的水果店他们快速铺进了北京各大高校,把我们一击必杀了。15年初,我们在各高校依次停止运营,宣告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不得不泄愤地提一嘴,许鲜后来也死了。


(2013年-2014年的一些微信配图和线下团队照片)


  回 归 校 园 ,却 不 甘 于 循 规 蹈 矩  


水果店创业失败以后,被迫收心,觉得还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比较实在!我本科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师大的地理科学是全国排名第一的,这么好的教学环境和资源,不好好读书怎么说得过去?于是开始认真读地理以及全心投入到学生工作当中。

我虽然天生资质平平,但是特别认真和努力。大二到大三我在学院当了两年党支书,每年都拿奖学金,偶尔在校级大会上被选为学生代表发言,曾被邀请去中国农业大学分享学生工作经验,还荣幸地登了第389期北师大校报的人物志。当我拿到2015-2016年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的奖状时,我觉得我就这样继续努力下去,毕业以后当个地理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发光发热、授业解惑,就是一条标准的正道!


(我在学校一些进行上台发言的照片)


(在美国参加游学旅行和商业比赛,左图是我画的部分课程笔记)



然而这样的想法在我从旧金山和洛杉矶参加完商业比赛回来就完全变了。我记得很清楚,Ravi Belani教授说,如果它不一定挣钱,你依然选择了这件你爱的事,那么

you choose an adventrous life

那颗想做点有意思的事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我在斯坦福校园的书店里买了一本Lonely Planet出版的《You Only Live Once》,特别大本特别重,我硬是把它漂洋过海扛了回来。Ravi Belani教授和这本厚厚的书给了我很多勇气。好多女生从小都被父母说过去考公务员去当老师吧,“以后你就知道安安稳稳过日子是多大的幸福”,可是,我其实不想这样,我不想活在德勒兹所谓的“坚硬线”内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过完一辈子,去过约定俗成的生活。

波德莱尔说“趁我们头脑发热,我们要不顾一切。”


 

 幸 运 保 研  ,却 决 定 休 学 第 二 次 创 业 。 


2016年,我幸运地以专业第3保研到了本校,但是我却开始想休学。

休学这种念头其实发酵已久,但导火索来自于和好朋友的一顿火锅。简而言之,他把我拉去一段新的创业:共享单车。那天,我完全被说动了,而且兴奋不已,那时候共享单车还是新兴概念,我费了不少劲才弄清楚。因为大四没有课,只要写毕业论文,我几乎全身心都投入在了这个新的创业项目里,每一天都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希望。现在回忆起来,那种热血沸腾的情绪还很清晰而浓烈。


 

(左图为我画的单车手账,右图是我们2016年圣诞节在中国农业大学的活动)


从做出的第一把机械锁,到做出了第一把蓝牙智能锁;从第一次进入校园,到第一次进入城市;从投放的第一辆单车,到投放的第20万辆单车;从获得第一个新用户,到获得了352万个用户;从路演融到的第一轮100万天使投资,到2017年融资第三轮的一亿元人民币,每一个大事记,都是一个彻夜未眠的故事,都是一个弥足珍贵的脚印。


 

(我在520策划的粉色限量单车Campaign,在三里屯等人流量最大的地方进行投放,并和10家北京网红甜品店合作,引起巨大反响)


我们在北大王克桢楼里度过了无数个凌晨4点的会议,花费了8个月研发智能锁,经历过几天几夜在工厂提心吊胆面对着那些不守信和突发bug,遭遇过进清华的滑铁卢,最长所有人连续52个小时没睡觉。挂在嘴边的话无非是:一会儿拉个会、我发你邮箱了、我要秃头了。

有次在车厂,所有人一天半没吃上饭,到了半夜时,大家把中午买的西北拉面拿出来,然后发现居然没有拿一次性筷子。一群人围坐在一起,也不管脏不脏了,拿手抓着吃,边吃边笑,边笑又边哭了压力很大,顶受太多对未知的恐惧,欺瞒、战术和试图描摹的无数种失败的可能性,因为不知道墙的对面是否依然是铜墙铁壁,一直在支撑我们铆足力气前行的是我们告诉自己“WE ARE PART OF SOMETHING BIG”。

但是,我们的这次创业终于还是在2017年的夏天死了,又一次死于大资本的补贴大战,所有的车都在免费,我们举步维艰,选择停下。

决定人成长的不是时间,而是经历,短短一年多,我们好像忽然长大了好多岁。


这次创业黄了真的意料之外,想休学的时候压根没想过共享单车竟然成了创业风口,预期至少要做两年的事,这下多了一整年出来。事已至此,剩下的一年我就打算再做点什么。被互联网的补贴战和资本打死两次,怕了,就想做点小小的有意思的事。

我把剩下的一年也想继续去创业的想法告诉朋友,她很吃惊地问我,你为什么非要创业?你下一个想做啥?你不怕又失败吗?我说,废话,当然怕。

朋友觉得我很奇怪,她说:你应该回学校来啊,你如果好好做科研,念到研究生毕业去喜欢的学校当地理老师不是很爽吗?!又稳定又有假期,也不用像之前那样每天没日没夜的。我点点头说,道理我都懂,但这些就是我想做的事啊,不做的话我受不了!所以趁着年轻,就一定要做。


于是我开始了第三次创业。


  第 三 次 创 业 ,我 在 厦 门 开 了 5 家 店  


创业的灵感来源于一直想开一家店,把退休后的计划提前到现在来实现。于是我和三个小伙伴在厦门创立了酸奶自造。


 

(酸奶自造4月新品试吃会)


酸奶自造是一个酸奶专门店,只做健康的手工酸奶和蔬果酸奶奶昔。2017年11月,开了第一家酸奶自造,在集源路30号,此后这家门店盘踞大众点评集美区面包甜点评价榜第1名半年多,光是一款牛油果酸奶奶昔半年售出30000杯;至今,厦门已经有5家门店,第6家正在装修中。


 

(酸奶自造多家门店都是各种排行榜的第一名)



  微 博 5 万 粉:没 有 商 业 ,只 有 插 画 和 生 活  


我是一个信奉“人类新的灵魂来自于新的经历”的人,向往未知,向往更有意思的生活。我之前开了个的微博,记录了一些自己的手帐、插画、地理学习、旅行、摄影的日常,想把很多更多“新的经历”和大家分享。


 

(微博账号:@惊鹿midori / 驚鹿midori)


 

(以记录为载体,更想传递的是我的生活态度)



我想做的事情很多很多,做了很多,没做的更多。

20岁时我的愿望是“有自己的作品”,于是有了“夏宅日”、“企鹅鲸”、“盲道”、“惊鹿村”……

21岁时我的愿望是“在路上”,于是那年我走了国内外23个城市,寻找每片土地自己的故事。

22岁时我的愿望是“让更多人喜欢地理”,于是开始创作“角落地理志”,第一期就有127万阅读。


 


 

 

(微博上发布的一些我的手账、插画)


  今 年 , 2 3 岁 ,愿 望 很 大 :

“ 做 出 自 己 的 产 品 ”  


我认识的一些微博上的朋友有印制自己插画或设计的tee、手机壳、帆布包,甚至有自己的服装品牌,也有贩售自己创作的贴纸、胶带,都特别酷特别好看。我很羡慕,也很想做,但我一直没有做,因为不知道那是不是真的是我想做的“产品”。

其实第一次思考产品追溯到2016年,我在北京前门大栅栏办了一个小院儿的插画展,我展出了我的手账和插画,还放了一些自己捏的黏土作为“产品”来贩售,只有少少量,是心血来潮做的,每一个都是奇形怪状但是独一无二的那种。当时和策展人K2聊到“产品”这件事情,才发现我对产品的理解很浅,甚至很无知。从那以后,我常常在想这件事。我在想什么东西能“外化一个我”。不是图案印制,不是只呈现我的某一部分,而是从里到外,都代表着我。


 

(在2016年的插画展,以及作为“产品”的第一次尝试:黏土)


开始想做自己的产品以后我尝试了很多,包括制作了想要的手账笔记本、画了一些自己用的贴纸、设计了几套ip形象、汉仪字库也有联系过我出一套自己的字体等等,但最后都慢慢被自己否定。我觉得我没想好,或者我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想,我总是看到别人在做什么就想做什么,还没有任何一次是以自己为圆心想出自己要做什么。


 

(尝试性地做了自己的贴纸送人,设计了效率手账卡供大家免费下载打印)



今年3月,我和小伙伴连续两周都泡在中央厨房研发酸奶自造的新口味奶昔。有一天傍晚回家早,我背着书包走在海沧大道临海的那一侧,小孩老人在散步,还有人遛狗。听着歌走着走着,突然轻轻地吹起一阵晚风,那一瞬间,我突然发现自己想做什么了:


我想做一款属于自己的酸奶!


我想让这款酸奶从里到外代表我,从0到1由我自己做出来。

发现自己想做什么的那个傍晚,我冲到嵩屿码头看了那天的日落。

真正赋予发现意义的是探索的过程,有时候我们为了找到附近的东西也需要走很远的路。



  新 的 探 索 :滤 乳 清 酸 奶  


酸奶有很多种类型,我最喜欢希腊式滤乳清的酸奶,日本叫水切りヨーグルト,喜欢它是因为够浓够稠,那种喝的稀拉拉的酸奶我觉得很没意思,而且一点都不可爱。我在Costco买过一款叫“Greek Gods”的酸奶,在台湾买过“莎拉奶奶手工优格”,在北京的7-11买过一杯要小二十块的“乐纯”,我非常希望做的也是这种类型的希腊/滤乳清/水切酸奶。

酸奶自造门店里的手工酸奶是汤匙挖下去阻力很强的那种老酸奶,其实很浓稠了,但是滤乳清是完全另一种感觉。像是很重很扎实的奶油,又像白白软软的乳酪。是难能可贵地可以用上“坨”这个量词的美味食物。


 

(这就是超级浓稠的一坨滤乳清酸奶)


在根本还没成功做出一杯滤乳清酸奶时,我就迫不及待告诉了我在酸奶自造的小伙伴们这件事。让我措手不及的是,他们对此质疑多过支持,他们问我,你了解“滤乳清”这项工艺吗?我们现有的设备能做吗?你想做成什么样?

我立即被问倒。对呀,我只了解过滤乳清酸奶的原理,原理很浅显,就是把发酵好的酸奶中的乳清滤掉。但是是和我们平常做的酸奶相同步骤去发酵吗?发酵完怎么过滤乳清?有没有成熟的设备支持?这些问题我完全没有开始考虑。


这个想法还处于很初始的阶段,像是我用错误的焦距拍摄它一样,影影绰绰,模模糊糊。我立刻开始去了解滤乳清酸奶的工艺。上学以后的后遗症,我第一步就打开知网搜索“滤乳清酸奶”,可是知网给了我无情的一句“找到0条结果”,没有找到相关的学术文献。我就查百度,上万能的X宝,还翻墙查GOOGLE。还好,有找到一些可以尝试的结果,我把一些“在家做希腊优格”的料理食谱、可以上网买到的一些小过滤机、家用滤网等都试了个遍,发现还是可以做出来的,但莫名有种把一头猪塞进机器里最后只绞出一条香肠的感觉,费了好大劲,才做出来一小杯。


后来我寻思着,我是不懂,小伙伴们也不懂,但市面上的酸奶工厂肯定得懂吧!我就跑去超市里把冷柜里那些酸奶背后的生产公司名字记下来,到企查查上面去查,法人啊地址啊都有。我赶紧筛出了几个在省内的工厂,然后打着酸奶自造的旗号去拜访。结果,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跑了4个工厂,几乎是一无所获。有个zh姓的老板和我们说,国内都基本没有厂子在做滤乳清,他知道这个技术,但量产实现起来难度比较大,也不确定市场怎么样,就没打算去做。所以他最终也没有给到我太多建议。


  团 队 不 支 持 ,只 能 独 自 前 行  


有点丧气,但也激发了我的探索欲。越是没有公开、成熟的技术,越说明我在做一件新的事情,我不信我做不出来!

于是4月到5月一个多月,我学习和工作以外的时间都在研发滤乳清酸奶,微博也几乎断更了。我让酸奶自造的小伙伴在酸奶的厨房腾出一小块地方给我,我拿黑色马克笔在一张A4卡纸上写了个“老娘的超高端研发室”摆在桌上,宣布战斗开始。

我的伙伴们给了我现有的酸奶场地和设备作为物质上的支援,但其实并没有支持我去研发这个东西,只是告诉我,等我研究出来了我们再来讨论。一个人探索是个比想象中更有压力的事情,不仅是没有人支持我,更因为我其他的日常工作不容许我出差错,我如果耗费了时间和精力在滤乳清酸奶的研发上而怠慢了酸奶自造这头的事情,就是在拖累团队。

而且为了不影响正常的酸奶制作进度,我都等到晚上他们下班了以后才过去。除了研究更稳定更大量地制作滤乳清酸奶,我还要研究做出更多口味的滤乳清酸奶。在学校的时候我就很喜欢买各种花各种水果各种杂粮的酸奶。那时候我把永辉、元初、每时美季里能买的酸奶全部买了个遍,每天饭都不怎么吃一直猛吃酸奶。但后来发现,它们都不是用真的花果、谷物制作的,而几乎是用果味浓缩液、香精、色素,那些有果粒的酸奶就是用了防腐腌渍的水果。我很失望,因为从前是觉得酸奶=健康=减肥的,但是如果有么多添加剂,它们哪有可能健康啊?


  困 难 种 种 ,终 于 成 功 做 出 滤 乳 清 酸 奶  


我想去做的是真正自然、健康、无添加的滤乳清酸奶,所以我买了各种食材来捣鼓。我喜欢柠檬,所以第一个试验的就是柠檬。我很想当然地挤出了柠檬汁和牛乳混合去熬煮,旋即经历了第一次失败:酸奶完全发酵不出来,像烂掉的豆花。我立即觉得是柠檬汁和牛乳的比例有问题,所以我又换了6种比例对照实验了一下,然后全军覆没,唯一有点成功的是只加了一点点柠檬汁的,当然吃起来也和柠檬没啥关系了。

我就想,牛乳煮完去发酵是ok的,只加了一丢丢柠檬汁去发酵也还算ok,但加了多一点柠檬汁去发酵就失败了……这是为什么?突然(像柯南背后闪过的白光那样)我就想起来了,蛋白质遇到酸会变性啊,难怪像豆花一样了!这是高中化学课学的内容,我居然都抛到脑后。所以如果我要做出一杯柠檬味的酸奶,我就不可以用酸性很强的柠檬汁去发酵,而应该使用既有柠檬的清香味,又不会很酸的食材——柠檬皮

我立刻把放在一边的柠檬皮用小刀刮了一些薄片和牛奶熬煮,结果居然真的发酵成功了!滤完乳清以后我试吃了一下,好吃得想飙泪,酸酸甜甜又很浓稠,真的觉得比我在任何地方吃的柠檬酸奶都好吃100倍!


 

 

(研发中)


  团 队 的 第 二 次 质 疑 ,我 该 放 弃 吗 ? 


5月底,我把原味和柠檬味的滤乳清酸奶带给了团队的小伙伴,兴奋地给做了很多解说:

“我用的是乳蛋白含量在3.2g以上的巴氏杀菌牛乳,新鲜又口味好,更是从源头上保证乳蛋白成分不被破坏,你们知道啥叫乳蛋白吗?算了没事。我把鲜奶和新鲜水果熬煮加热后在40度冷却,加入3种益生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乳双歧杆菌,发酵11个小时后再进行8小时的物理过滤乳清。我添加的活性有益菌都是有肠道保健功能,比如超市里那个常温酸奶安慕希、纯甄是不含活性有益菌的。你们知道我是肠胃不好的人,所以我非常重视它的活性菌。而且我把它送去了SGS检测乳酸菌,你们知道SGS吗,反正测试结果达到1.8 x 10^10 CFU/g,是我们超市酸奶的10000倍。中国这边要求要是10的6次方,国际上标准是要求8次方,但我们达到了10次方!这个真的很厉害吧!!”我滔滔不绝地介绍它,满心期待地看着他们打开盒子小心翼翼地挖了一勺。


“太好吃了吧!”他们非常震惊地看着我,“你怎么做的?!”

我开心死了,把整个研发过程巨细无遗地说给他们听,原以为这样就能获得他们的肯定和支持,可没想到他们越听眼神却越是暗了下去。

他们说,确实非常好吃,可是你算过你做这一杯要多少成本吗

我说,还没有仔细算,但是……挺高的。

是的,当然高了,原本发酵出一公升的酸奶滤完乳清以后只剩下250克左右,更不用说复杂的技术需要的时间、人力、设备。还有柠檬口味,一颗柠檬我只能用到柠檬皮的一小部分,剩下的全部没用,全部要扔掉。我很忐忑,因为我也很清楚,用这款产品代替我们原本店里的酸奶很荒谬,因为它真的太贵了。

他们说,这不现实,第一,你这个酸奶制作周期太久了,而且你手工做出来效率也很低。第二,成本太高,你没算我都知道大概有多高,那么贵的酸奶有多少人给你买账你有调查过吗。第三,如果作为店里面正常卖的一款酸奶,如果很多人买,目前我们做不过来;如果没人买,做出来放到过期扔掉,这块的损失有考虑过吗?你总不能客人过来买时你说“哎哟您好,请您两天后来取~”吧?

接二连三向我投掷的问题让我哑口无言,原本满满的热情瞬间凉凉。

我磕磕绊绊地辩驳了几句,他们又都犀利地反驳回来,还有理有据的。我最后变得有点恼羞成怒,甩下一句“你们不做算了!”就走了,他们居然也不拦我!!


那天晚上我辗转反侧,始终无法接受自己努力了两个月的成果就这么被否定了。但他们的质问也确实都是事实存在的问题,在夜里显得尤为振聋发聩。在门店上新这款产品不是一个好的决定,或者说,这款产品可能不是很适合酸奶自造这个主打酸奶奶昔的门店。

但如果……我自己来经营它呢?



  颠 覆 重 来 :自 然 盒 子 的 诞 生  


重新颠覆组织规划自己的想法又是一件值得兴奋的事,我想自己一个人,从头到尾,从生产到包装到命名到销售都自己来,想把这个酸奶完完全全做成自己的东西。其实仔细想想,如果它作为酸奶自造的一款产品(或者新的一系列产品),那也还是酸奶自造的,的确不能说这就是我的产品。

我开始思考它的整个体系。

如果说有什么词对于一个地理学生有莫大的吸引力的话,那就是“自然”。我喜欢“自然”这个词,从各个角度它都很有意思,可以是“大自然的万物”的自然,可以是“道本自然”的自-然,也可以是每家酸奶自造里大大雕刻着的“自然不造作”的自然。

我对“自然的酸奶”的初衷就是只加入自然的东西,越接近食材本身越好,不用任何添加剂。我想把自然加入盒子里,于是我把这个酸奶取了个名字: 自 然 盒 子 

“盒子”两个字和自然一样重要,因为我想让这盒酸奶有更多可能性,就像任天堂LABO那样,让它更好玩。


6月中旬,我放弃了工艺太过繁琐的柠檬,重新研发出了2款我非常非常喜欢的酸奶:用台湾凤梨和广西横县茉莉花做的2种口味。广西横县的茉莉花是全国最好的茉莉花,我想把旅行时遇到的在地食材加到自然盒子里。


 

(我在广西横县花园)


凤梨是把新鲜果肉用铜锅熬煮成果酱后和牛乳融合,茉莉花则是直接和牛乳混合加热煮完后过滤掉,煮的过程都要确保在65度以下,以免会破坏牛奶中的蛋白质;但温度太低又煮不出食材的自然味道,所以食材很重要,温度控制也很重要。其他的一切原料我都按照之前研发使用的高标准:乳蛋白含量在3.2g以上的巴氏杀菌牛乳;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乳双歧杆菌,益生菌含量达1.8 x 10^10 CFU/g;所有新鲜食材自己挑自己采购;设备的操作也沿用酸奶自造的严格要求,制作前都要对所有接触到原料到容器进行360度无死角紫外线及臭氧杀菌,来确保发酵过程安全卫生。


还有它的独立包装设计,第一代包装设计,完全由我手绘和设计,风格当然是我一贯的画风。用了纸厂公司提供的公版设计打初稿版式,再根据小杯子微调尺寸,前后打了4次版,才做出了不松不紧刚刚好卡上酸奶盒的包装纸盒。因为数码印打样和实际印刷的色差还是比较大,包装颜色也校正了3次才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最终打版效果)


当我拿到第一盒完整的自然盒子时,我很激动。那种激动就是所谓的“溢于言表”,不同于我能用言语描述的“考了一百分的激动”、“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的激动”或者“在黑夜长途跋涉穿越了连绵的冰川,突然看见极光的激动”;而是真的难以言说的,只能用“我很激动”来形容的一种感受。

它对我而言的意义,远远大于“做出了一盒好看好吃的酸奶”,而是我,在23岁这年,终于做出属于自己的一款产品。



  这 是 一 个 看 似 荒 谬 的 梦 想  


在自然盒子成型之前,从没有成熟技术可以依赖开始独立研发、到可以实现小批量生产、到因为想上线时的成本等问题和团队争吵、到重新规划设计这个产品……很多时候我都觉得心力交瘁,它跟在学校考试完全不同,参加考试你只要努力复习,你就可以获得好成绩;但在这里,这个简单的因果失效了,句式不再是“只要……就……”,更多的是“即使……也……”和“虽然……但是……”。

我害怕的事情很多,比如说,我害怕你们不喜欢它的口味。这款产品很主观,跟我的每一幅画每一页手帐一样,它们都好像是我的独白,我的倾诉,我的延续。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和我密不可分,都是我想要它呈现的状态。它的口味是我喜欢的口味,是我试验出的我最爱吃的味道,是我挑选的食材,但也许你们会觉得它太浓、或太黏稠、或不够酸、或不够甜。但是我想听到更多人对它的评价,如果不听到更多的声音,我可能囿于一隅、故步自封,也失去了愿望的力量。也许你们会很喜欢,也许不会喜欢,太多事情无法预料,我们永远无法在所处的时空当下开启上帝视角,只能试探着一步一步走,只求每一步都扎扎实实、问心无愧。


我很喜欢的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写过:“虽然生活中有种种艰难险阻,但总得有个原因让人们坚持认为门后面不总是坏运气,至少这扇门后面不是,就像那些古老的故事,虽然要到达宝藏的所在还需要与恶龙搏斗,但宝藏总是有的。”真的,梦想就是那份宝藏,像是深海鮟鱇头顶悬着的灯一样告诉我:继续前进


我对这扇门背后的故事有很多很多的构思,常常半夜时在手帐里记录我的灵感和想法,本子里是各种天马行空的涂涂写写。的确,它们大多数现阶段还无法实现,但我想一点一点地推动它成为现实。在从0到1的过程中,我的坚持是因为我始终相信这样一杯无添加的,益生菌超出市面上酸奶将近10000倍含量的,用新鲜食材发酵的,超浓稠的滤乳清酸奶,是一款真正的好产品,值得被更多的人喜欢。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我希望大家可以远离超市酸奶的防腐剂和浓缩液,希望越来越多人可以意识到自然食材发酵出来的酸奶和浓缩浆做出来的东西之间有多么巨大的鸿沟。所以无论是不断去找更好的量产设备,去找更美味的在地食材、还是设计出盒子更有意思的玩法、或者找到更多有趣的人一起来参与自然盒子,所有的这一切,我都充满了期待。


我想把我的产品分享给你们,当然这一切也可能是事与愿违的一场空,也许是自娱自乐,但这些在我想去做“自然盒子”的那一刻我就做好了准备。我的初心只是分享我自己的一款产品,所以我也愿意接受任何可能的结果。很感谢我的小伙伴虽然不看好这款产品,但是还是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能够现在在酸奶自造的平台说说我和自然盒子的故事。


 


关于贩售自然盒子我考虑了很久很久,因为它对我而言意义很大,说白了我根本不想通过它去赚钱,而是想通过它实现我更多好玩的、有趣的梦想。我微博每天都会收到有偿合作推广的私信,有各种大小品牌的手表袜子耳机零食照片打印机除螨仪洗脸仪面膜身体乳等等,但我一直都没接推广,是因为我希望我传递出去的、分享出去的是我真正喜欢的、真正想介绍给更多人的东西。


自然盒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产品,它属于我,我想分享给大家。


当我要给自己的产品标个价格时,我开始头疼。它被团队拒绝的原因就是因为成本太高,乳蛋白含量在3.2g/100mL以上的进口巴氏杀菌鲜奶1000mL要52块钱包邮,差不多要用到500mL才能发酵过滤出来一盒120g的滤乳清酸奶,也就是26块;杯子、杯盖、包装纸、封口贴、不干胶贴纸加起来一杯要2块多;定制的大保温袋一个4块;高达1.8x10^10的益生菌含量、全部使用新鲜的食材(无法储存很久)什么的就更不必说了。

但是面对完全代表着自己的这款产品,定高了觉得自己有点不要脸,定低了我可能自己要躲被窝哭了,不是富二代,不敢这么玩。想起有一次有个人私信我说出500块买我一张原画,被我拉黑了,人家可能觉得我也不怎么样还自视甚高觉得自己多了不起。但是我不管,我定义我的作品,我的作品也定义我,谁都不想被贱卖。可是就如同那个因为喜欢我的画,而以自己的标准觉得愿意出500块购买的人来说,一番欣赏热情却被拒之门外。锁了门,也锁了任何对话的可能。


所以面对自然盒子,我想把决定权交到每一个阅读者手中,你触摸到自然盒子,认认真真地吃过它以后,你来告诉我,你希望一杯自然盒子卖多少钱。


“比起我们所怀疑的,我们所相信的事情更能定义自己,比起我们所相信的,我们为之行动的事才更值得以此定义自己。”


自然盒子会怎样,和我有关,也和每个喜欢、愿意试一试它的人有关。每一个微小的肯定对我来说都不可或缺。三岛由纪夫说:“所谓青春就是尚未得到某种东西的状态,就是渴望的状态,憧憬的状态,也是具有可能性的状态。他们眼前展现着人生广袤的原野和恐惧,尽管他们还一无所有,但它们偶尔也能在幻想中具有一种拥有一切的感觉。”


电影《返老还童》里有过这样的台词:

只要是有意义的事,再晚去做还是有意义 / 再’早’去做也是有意义的 / 不过如果是我说,该说再’早’ 

做你想做的人 / 这件事,没有任何时间限制,只要你愿意,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 / 你能从现在开始改变,也可以一成不变 / 这件事,没有规矩可言 / 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也可能搞得一团糟

我希望,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我希望,你能见识到令你惊奇的事物

我希望,你能体验未曾体验过的情感

我希望,你去遇见一些想法不同的人

我希望,你为自己的人生感到骄傲

如果你发现自己还没有做到,我希望你有勇气

重头再来。


  这 是 我 故 事 的 终 点,也 是 一 个 起 点  


机缘与风决定了今天云的形状,这些文字连贯起了我的故事。我相信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如果你也愿意支持我的梦想,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百个人,我都将更有信心地去把自然盒子做得更好。在丧文化横行的时代,说“我有梦”往往显得可笑,但是我相信爱,也相信梦,我相信自然、热情和向往将永远都有意义,我无法想象有一天我觉得“无所谓”“随便”“就这样吧”打倒了“我想”“我要去做”“我相信”,到那一刻,我就不再年轻。

当我还保鲜此刻的状态,我希望我的故事可以得到你们的分享,我也希望你们不羞赧于说出自己的梦,我希望你们也为之努力。不论结果,至少我们满腔热血全力奔跑的状态,在很多年后望着浩瀚星空时,必定无比怀念。







很感恩你看完了我写的9840个字的超级长文,在浮躁的网络时代你必定是一个极其有耐心的朋友。如果你也是酸奶爱好者,我真诚地邀请你9月9日-9月10日到我店里(酸奶自造湖里万达店),我想让你尝尝看自然盒子。因为不知道能有多少人看到这篇推送,也不知道看到的人是不是都能读到这里,又不希望它最终坏掉,所以我每天只准备了30杯酸奶。


 

“香浓原萃”就是十足的浓醇原味酸奶,吃得到酸奶最本真的味道,还可以把它代替沙拉拌蔬果。


 

“黄金凤梨”使用的是新鲜的台湾旺来哦,是拜托我爸爸帮忙采购到的肉质很鲜甜的凤梨。吃的时候还看得到真材实料的凤梨果肉。


 

“清新茉莉”用的是我在广西横县联系采购的茉莉花,是记忆中的夏天味道。

(清新茉莉口味拍摄的背景就是那本我很喜欢的《YOU ONLY LIVE ONCE》)


关于配料表

配料只有牛乳、我自己做的手工花果酱和三种可爱的益生菌。

8月重新做了SGS鉴定,益生菌含量高达1.8x10^10。

 


 Thanks / 

如果你想试试自然盒子,但是9月9日-9月10日不能来品尝,可以添加我的私人微信:

 

回到首页 | 返回顶部| 会员注册

Copyright © 2014-2064,www.aixincb.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www.爱心传播.com 京ICP备14059545号-1

扫一扫